當孩子說「不要」,就是「不要」。

分類:4.1學前育兒經, 6.3教養之省思

 

小小孩難免對於互相嚇唬、互相追逐、或者互相搔癢的遊戲感到又愛又怕,小雨也不例外,但是我們家玩這種遊戲有一個原則,一旦孩子說「不要」,遊戲便會停止,這時候也許遊戲的強度超過小雨能接受的範圍,也許她只是累了。

有一天朋友和小雨玩起這樣的追逐遊戲,剛開始小雨玩得好開心,朋友也玩得很開心,在臉旁張開雙手「哇!」順便配上一個恐怖的表情,小雨玩得興致盎然,後來發現奔來跑去想躲也躲不掉,她躲到我懷裡,驚恐地大叫「不要不要我不要……」我跟小雨說:「小雨,妳可以自己跟叔叔說,『我不喜歡這樣』或者『我想結束這種遊戲』。」小雨還是賴在我身上直說「不要」。

我只好跟朋友說:「有點不好意思,在我們家,當孩子說不要的時候,就是不要。」
朋友也很有風度,說:「好,歹勢呀!在我們家不是這樣。」

我突然想起心裡學上一個很有名的實驗,也就是關於「習得的無助」最有名的那個實驗。

實驗的最初,將狗分為A、B兩組,分別放在A籠與B籠,實驗者準備好電,電量是會讓狗疼痛的程度,接著,電接觸A狗,只要狗一出現逃跑的動作,電立刻停止,同樣的電也接觸B狗,但是不管B狗怎麼逃、怎麼跑,電都不停止。

過一段時間,實驗的籠子換成有出口的籠子。接著電再度上場,當電接觸A狗的時候,A會努力逃走,最終找到出口,但是同樣的電接觸B狗,B狗卻動也沒有動,即使出口就在他旁邊。

因為B狗認為,「不管我怎麼做,都還是會被電,生命沒有逃脫的希望。」後來心理學家將此稱為「習得的無助」,也就是說,這種對生命無力、無助的感覺,是藉由學習經驗得來的。

「習得的無助」最常見於受虐兒、家暴兒,很多受虐的孩子從小就被虐待,在他很小很小的時候出現過逃離的動作,但是無效,後來他便會對很多事情絕望,也不會求助於親友鄰居。

在「0~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」這本書裡也提過一個真實案例。在世界大戰期間,因為戰爭死傷慘重,歐洲有個國家考量到人力就是戰力,因此立法禁止婦女墮胎,但是當時社會窮困,經常養不起孩子而使孩子夭折,所以國家找了大型倉庫,收養這些孩子,這些倉庫也成為「嬰兒集中營」,國家希望這些孩子好好活著、增強國力,但是資源、人員都不夠,一間大倉庫的照顧者少得可憐,這些嬰兒生活在水準低落的環境裡。有一天,一位加拿大記者發現嬰兒集中營,裡頭出奇安靜,很多嬰兒泡在自己的屎尿裡面,衛生環境惡劣。因為照顧者人力不足,所以嬰兒就算啼哭也無法獲得立即的照顧,一段時間之後,嬰兒便知道「哭也沒有用」,於是很多嬰兒不會哭泣,這就是嬰兒集中營安靜的原因。

加拿大記者回國後寫下在嬰兒集中營的所見所聞,在社會上引起一片嘩然,很多加拿大家庭決定收養這些孩子,同時當地政府也對這些家庭與孩子做了長時間的追蹤,後來這些嬰兒長成青少年,有兩種明顯的傾向,一群孩子和加拿大當地出生長大的孩子完全沒有不同,有健全的心理狀態、對生活很積極,而另一群孩子卻很明顯的出現反社會行為,暴力、吸毒、逃家等等,即使他們的養父母很愛他們。

這個研究後來回溯了這兩群孩子被領養的時間,發現出生四個月大前被領養的孩子,能夠完全融入收養家庭,而出生八個月過後被領養的孩子,「絕望」、「無助」已經深深烙進他們的潛意識,他們看不到希望,只看到「習得的無助」。

我記得之前看過書上提到,一歲前是孩子發展依附與安全感的關鍵時期,最好不要更換主要照顧者,但是我一直不太明白確切的時間是什麼時候,直到看到上面這段研究,我才恍然大悟。同時我也想起小雨在六到八個月期間,有一段很明顯的分離焦慮時期,只要媽媽不在眼前,她就會啼哭,連媽媽上廁所發出聲音安撫都不行。那一段日子,在小雨阿嬤的指點之下,我常和小雨玩躲貓貓的遊戲,幫助她度過這一段時間,也讓她知道「媽媽不在眼前,不代表就不在了。」

再回來這篇文章要說的,當孩子說「不要」時,其實大人的態度最好是立刻停止。

當時不便和朋友說太多,後來我想想,客氣不說似乎也不太好,因為朋友的孩子說「不要」的時候,遊戲並不會停止,那孩子口中的「不要」是無效的,長久下來會帶來什麼樣的影響?我實在不確定。於是我決定寫下這篇文章,對照這些實驗與研究,我想,朋友一定能明白,為什麼當孩子說「不要」就是「不要」,有那麼重要。

除了上頭提到的之外,我還想到小雨兩種「不要」的狀況。

一種情況是在學校遇到不喜歡的對待,不管是同學太粗魯,還是遊戲太狂野,如果她不喜歡,我都希望她自己能說出「不要」。小雨最初上學遇到這些情況,總是消極地回家告訴我,然後跟我說她不想去學校、不想跟那孩子玩。我跟小雨說:「如果妳不喜歡,妳可以告訴他,『我不喜歡這麼大力』、『我們來玩另一種遊戲』等等,妳也可以請老師幫忙。」因為媽媽不可能終其一生在小雨身邊陪伴著,所以我想教她又能自保又能交朋友的方法。有一天在學校時,我聽老師說起有一回同學出現想推小雨的動作,小雨及時大聲說:「不要推我!」

我知道,小雨知道她的「不要」有力量,她學到表達拒絕的能力了。

另一種情況,是餐桌時間的「不要」。

「強迫餵食」是我小時候曾經的夢魘,也是很多書上強調不要出現的地雷,所以小雨從吃副食品開始,只要她出現不要的訊息,我就會收走餐點。她會表達過後,如果吃飯吃得太慢或者餐桌上剩下最後的餐點,我會問小雨:「小雨還要吃花菜嗎?」小雨只要一說:「不要了!」花菜就會立刻進到爸爸或媽媽的肚子裡,小雨再反悔也來不及。在這樣的環境之下,「不要吃」、「我還要」,小雨一直掌握得很精準。也因為面對食物有威脅感,小雨鮮少出現一般孩子那種愛吃不吃、對吃飯意興闌珊的情況。

「兩歲貓狗嫌」、「三歲豬狗嫌」,很多兩三歲的孩子,在會說「要」之前先會說「不要」,他們利用「不要」來瞭解大人規範的底線,利用「不要」來瞭解自己的話有多少能力,同時也是建立自我發展的重要歷程。但是在實際上,孩子的「不要」、「不要」時期卻是很多父母的惡夢,我想,如果孩子能夠由她的親身經驗知道,「要」和「不要」都是同等有效,那麼她的「不要不要時期」一定也能大幅縮短。

「什麼?『不要』嗎?那媽媽把菜吃掉囉!」

「『不要』玩了嗎?好,媽媽停下來。」

如果孩子的「不要」有力量,她便不需要利用「不要」來一再試探她的新能力,如果那惡夢般的「不要不要時期」也因而縮短,對家長來說,這便是另一個「說不要就是不要」的意外收穫了。

你說,當孩子說「不要」,就是不要,是不是很重要?

【相關書單】

0~5歲寶寶大腦活力手冊:大腦科學家告訴你如何教養出聰明、快樂、有品德的好寶寶
作者:約翰.麥迪納
原文作者:John Medina
譯者:洪蘭
出版社:遠流
出版日期:2012年01月16日

小雨麻 小雨麻

小雨麻(筆名)
著有《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》、《小雨麻的100道馬克杯料理,上桌!》、《小雨麻極簡育兒提案》等暢銷書。目前一家旅居加拿大。最新著作《開始動就對了!跟著小雨麻健身也健心》新上市!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