格友問:大寶寶如何練習咀嚼與自行用餐?How to help your baby learn to chew?

分類:1.2工欲善其事, 6.3教養之省思

最近小雨麻常接到苦惱的媽媽們來信,詢問:「我的寶寶已經超過一歲半了,不知道是不是副食品一直都打太細,他吃固體食物很不順利。請問這時候該如何練習咀嚼?」

在提出建議之前,容我先說明一下背後的原理。

人體的口腔周圍包含很多肌肉,咀嚼能力是肌肉運作的結果,因此,副食品階段其實是利用食物的狀態慢慢轉變,幫助寶寶口腔周圍的肌肉漸進式獲得練習。

「副食品」最終的目的,是幫助寶寶由「喝奶」順利過渡到「和家人一起吃固體食物」,更是幫助寶寶由使用吸吮與吞嚥的肌肉過渡到運用舌頭壓碎食物、運用舌頭移動食物到牙齦間、利用牙齦咀嚼,甚至運用門齒截斷、犬齒撕裂、臼牙磨碎等更精細的咀嚼技巧。

我剛剛說了這麼多動作,這些動作都有賴口腔肌肉的配合,不是憑空學會的。

也許這麼說,對有些人很難理解。讓我舉個例子吧!

您跑過馬拉松嗎?

在前年以前,我不喜歡跑步,每次跑步就滿身大汗、氣喘吁吁,不要說5公里,連1公里都辛苦極了,每次聽說誰參加了馬拉松,立馬在內心奉為神人,那對我來說是個只能仰之彌高的世界。

直到某個契機,我踏上了跑者之路,從一開始跑不到1公里,慢慢的進展到3公里。光是從1公里到3公里就讓我練了好幾個月,每一次跑完都氣喘吁吁,全身肌肉痠痛。我原以為跑步是腿在跑,當然只有腿會痠,然而非也,整隻手臂、腿部、臀部都痠到不行,有時候甚至背部也會痠。我才知道,跑步是全身性的肌肉操練運動,也需要身體擺動節奏、心肺功能與口鼻吸吐氣的配合。

接著,練習從3公里到7公里,也是投入以月為單位才能獲得進展。當跑到7公里的時候,我突然想到,其實寶寶練習吃副食品和我練習跑步很像!都需要很多肌肉的配合,都需要練習的時間,都無法一蹴可幾。(而且,也都會受傷,我跑步有時候膝蓋會拉傷,寶寶吃東西有時候也會咬到舌頭或唇肉。)

寶寶從一個月大只能躺著到一周歲可以站著行走,我們不會妄想他只用短短幾天,就可以越過中間的發展直接站起。

但是!

BUT!

在吃東西的行為上,一直都會有人誤以為不用中間階段的練習,「反正等到一歲多,他自然就會自己用湯匙自己吃、自己咀嚼。」

自己用湯匙進食與咀嚼,除了口腔與周圍諸多肌肉的配合,還需要手部肌肉、手眼協調、認知上的因果關係發展等等的配合,寶寶絕對不會在照顧者用細泥餵食了一年,而且不給手指食物後,突然給他一組餐具和固體食物,他就突然學會。因為在過去一年,從六個月大到一歲半,他學到的是:在因果關係上,他的認知是「只要張嘴就有食物入口」,「食物可以直接吞嚥」,所以當然不會運用到口腔咀嚼的肌肉,也不會運用手部去握著湯匙,並將食物挖起送入口中。

那麼,如果寶寶就是已經一歲半了,該如何幫助他練習呢?

1.照顧者還是需要有耐心地循序漸進。

首先將食物的一半維持原本泥狀,另一半改為煮至軟爛的半攪打的半固體狀,這一碗讓照顧者餵。也就是說,一半的副食品維持在在五六個月大的狀態,而另一半的副食品約為七到八個月的狀態。並且,給寶寶一組餐盤和叉匙,盤裡放著軟質又好吃的手指食物,比如香蕉或木瓜、西瓜等,這一盤讓寶寶自己吃,他可能會用手,也可能練習使用叉子或湯匙,都沒有關係。

等他適應了,再將食物的一半改為九到十一個月時的不攪打粥狀與軟質小丁固體,另一半維持在七八個月大軟爛的半攪打的半固體狀,並且,給他更多種類的手指食物,除了香蕉、木瓜、西瓜,還有稍有口感的蘋果、花椰菜、麵包或饅頭也可以。

等他再次適應了,再將食物狀態的一半改為一歲以上的軟飯與小丁固體狀,另一半維持在九到十一個月時的不攪打粥狀與軟質小丁固體,手指食物的部分,只要寶寶想要的餐桌上食物並且沒有危險疑慮者,都可以給他。

等寶寶適應了,照顧者就可以鬆口氣,之後只要準備大人的食物,讓寶寶和大人一起吃,需要的時候,再利用食物剪輔助剪小即可。

這段過程需要時間多久?會依寶寶的學習能力不同,因人而異。

 

除了咀嚼之外,通常習慣被餵食的寶寶還有一個特點:他不會自己吃飯,也沒有嘗試的意願。

我建議照顧者用餐時準備三個碗:
第ㄧ個碗是給寶寶自己吃的手指食物(裝少一點)。
第二個碗裝寶寶食物(照顧者餵,裝多一點,其中一半是他喜歡的軟食物,另一半要練習咀嚼的食物)。
第三個碗裝你的食物,你和他一起吃飯,你吃你的,他吃他的,你吃一口,他吃一口。

等寶寶適應了,照顧者再改成:
第ㄧ個碗是給寶寶自己吃的手指食物(裝多一點)。
第二個碗裝寶寶食物(照顧者餵,裝少一點)。
第三個碗裝你的食物。

您還可以參考這篇文章提供的方法:《「四要、四不、一沒有」,為孩子建立良好的餐飲習慣

 

2.如果副食品煮得很軟,寶寶還是容易噎到?

(1)請提供寶寶模仿的對象。

請和家有同齡或近齡寶寶的親友相約一起吃飯。寶寶最會和同儕學習,請挑選吃飯吃得好、規矩好的寶寶一起吃飯,透過觀察與模仿,寶寶就能學習得很快。

如果沒有這樣的親友,那麼就請照顧者和寶寶一起吃飯,同時進食,寶寶也會透過觀察並模仿大人。進食時,請同時對寶寶示範並提醒「咬」與「吞」的動作。

如果連這點也做不到?那就剩下送寶寶上學一途了。學校自然會有同儕環境。

 

(2)將食物的尺寸放大,或讓軟度更軟。

比方說,很多家長反應寶寶自己啃蘋果片時,會容易噎到。在採用BLW(Baby Led Weaning)的家庭裡,寶寶就是透過自己咬嚼,來修正自己的進食行為。如果偶而輕微噎到,寶寶會學到要多咀嚼一會兒。

如果寶寶經常噎到,表示寶寶門牙切斷的速度較快,而咀嚼與吞嚥的能力沒有跟上。

這時照顧者可以將提供的蘋果薄片改為1/2個或1/4個蘋果,讓寶寶從門牙啃下果肉的速度放慢。或者將蘋果蒸軟或煮軟,或改為軟質水果如木瓜,讓寶寶更容易咀嚼與吞嚥。

 

3.寶寶不敢嘗試新食物怎麼辦?

有些個性謹慎的寶寶,會需要嘗試10-20次,才會對新口味的食物有「安心感」。

照顧者仍然要持續給予,不要放棄,而且千萬不要強迫餵食,也不要強迫寶寶吃完,當寶寶不喜歡的時候,請容許他吐出來,不要責怪他。

準備副食品的時候,請盡量讓不同食材維持原本的口味,並分開餵食。讓寶寶認識並品嚐食物原本的味道,避免用過多食材干擾味道。

幫助寶寶用多元的角度認識食材,在陽台種植、到農場採收、去市場採買、在廚房洗菜等工作,務必邀請寶寶一起參與,在參與的過程別忘了跟寶寶介紹食材。當食材上桌的時候,告訴寶寶:「這就是寶寶剛剛洗的青江菜喔!」寶寶對食材越認識、越熟悉,就越不會排斥它。

若寶寶已經開始親子共讀,您還可以多多和孩子共讀以食材為主題的繪本,比如說《胡蘿蔔忍者忍忍》、《好多好吃的~草莓、雞蛋、馬鈴薯、米飯》、小奈奈系列的《我的第一套好好吃食育繪本》、《親子廚房主題繪本》等,都是很理想的食育繪本。

 

副食品關係到的不只是孩子的進食行為,也是親子教養的角力戰場。

很多副食品問題,到最後會發展成教養問題。

我建議對寶寶副食品感到困擾的照顧者們,副食品的書和教養書請多看幾本,用買也好,用借也好,絕對不要只是從網路上聽從片面之詞(也包括我的片面之詞),因為沒有一個人,能夠像照顧者能對寶寶有這麼多觀察。也沒有一個人,像照顧者對寶寶有這麼大的影響。

 

【延伸閱讀】

給孩子「一條魚」還是「一根釣竿」?

如何藉由「孩子發出的訊息」來調整副食品進度?

寶寶不愛吃副食品?8撇步,提升寶寶副食品食量!

手指食物知多少?

副食品常見問答集

副食品常見問答集PART2

 

小雨麻 小雨麻

小雨麻(筆名)
著有《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》、《小雨麻的100道馬克杯料理,上桌!》、《小雨麻極簡育兒提案》等暢銷書。目前一家旅居加拿大。最新著作《開始動就對了!跟著小雨麻健身也健心》新上市!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  1. 非常困惑的媽媽表示:

    你好,我是妳的忠實讀者。請問,我的寶寶是女生,目前8個多月,體重七公斤多。副食品如果煮麵條(不含其他配菜)的話,一餐要煮多少量?非常感謝你

    1. 小雨麻表示:

      一餐五穀類不管是飯還是麵,都是50-80g
      參考自:http://www.baby-food.jp/guide/
      臺灣版:http://health99.hpa.gov.tw/media/public/html/11993.txt
      WHO版:http://www.who.int/features/qa/21/en/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