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創意管教法》不會囉唆的老天爺

分類:6.3教養之省思
 
英文有一句話”Spare the rod, spoil the child.”
中文也說「不打不成器。」
可是有越來越多研究證實,
痛感教育會讓孩子學到「我也可以打別人。」
或者會在心裡上造成一些陰影。

因為我只是一位媽媽,
我手上沒有大規模、長時間統計的第一手資料,
所以這部分就容我輕輕帶過。

我想提出幾個想法與疑問:

一、
「打罵教育」是不是在生養眾多孩子環境之中的「殺雞儆猴」策略?

二、
如果一開始就用到高強度的處罰,
會不會造成其他處罰方式的失效或弱化,甚至不痛不癢?

三、
教育需要「驢子的紅蘿蔔與鞭子」,
但是鞭子除了是「用杖」之外,別無他法了嗎?

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一部新加坡電影,「小孩不笨」,
有一位孩子的媽媽認為孩子沒有好好唸書而常打他,
讓孩子常為此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,母子對此都十分無奈。
對孩子來說,
他有唸書,可是分數就是不好看,他喜歡畫圖,媽媽卻不喜歡。
對媽媽來說,
她認為一定要打孩子才能鞭策他。
後來媽媽生病昏迷之際,
孩子哭著說:「我多希望媽媽這時候能起來狠狠的鞭打我……」
電影的結尾,
這孩子的畫作被老師拿去參賽,得了大獎,
媽媽也因為同學家長的幫忙,度過了危機,皆大歡喜。

電影落幕後,經過了好多年,
「我多希望媽媽這時候能起來狠狠的鞭打我……」
這句話還是常會在我腦海裡響起,
孩子想念的是媽媽的鞭打嗎?
還是,其實是媽媽的關愛呢?
如果在媽媽生命走到末端之際,
孩子想念的關愛說不出口,只記得媽媽的鞭打,那該是多可悲的事?

如果教孩子一定只能靠「鞭打」,
那麼人和動物的界限在哪裡?

見過母女倆的朋友都知道,
小雨是個活潑但是受教的小孩,
小雨麻是個對自我要求高、對孩子生活常規要求也高的媽媽,
且母女間的教養與默契都很穩定。
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媽媽不需動怒、可以優雅教養的方法。

★之一「time out」

通常譯為「暫停」,
我傾向於解讀為「限制行動」,
不管是限制行動在房間、或者坐在椅子上、或者站在空間裡比較不受干擾的角落。

書上說,限制行動的時間應等於孩子的年紀,
比如說,三歲三分鐘、四歲四分鐘等。

這個方法在很多書上都有討論,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吧?!
這也一直是牽制小雨最有效的方法。


★之二「老天爺法」

說起來,這只是將「自然結果」歸納出一個具體的對象。

小雨上學後,久未出現的「吃手」動作再度出現,
上次吃手可是一歲之前,當時的環境比較單純,
上學了以後,「吃手」有更多的機率吃進細菌,
剛開始,小雨麻都苦口婆心的解釋吃手、細菌和生病的關連,
後來有一天……

小雨說:「我肚子痛……」
小雨麻試著想幫助小雨:「是想吃東西?還是想上廁所?」
小雨都搖搖頭。
小雨麻:「還是因為吃手的關係呢?」
小雨自己點點頭:「應該是因為吃手的關係。」
小雨麻:
「媽媽跟妳說的都是真的,手放嘴巴容易吃進細菌,
細菌在肚子裡跳舞,妳就會肚子痛啊~」

一次母女又在進行這樣的討論,(是的,已經討論了好幾次)
身邊一位好友聽了就說:
「媽媽因為很愛妳,所以會提醒妳,
老天爺不囉唆,老天爺會直接讓妳知道。」

從此之後,以前「媽媽說的都是真的」就被「老天爺」取代了,
「老天爺」在我們家是賞善罰惡、無所不在的仲裁者。

「媽媽看不到的地方,老天爺還是看得到。」
有一天小雨麻這麼說,
小雨拔偷偷跟我說,「老天爺好像有點變態耶…..」
噗!XD

話雖如此,後來「老天爺」讓我們親子間的溝通容易許多,
而其實只需要兩三件事確實印證「自然結果」,「老天爺」從此就會具有力量。

小雨第一次聽到老天爺是吃手造成肚子痛,
第二次呢?

媽媽說,穿運動鞋跑步比較不容易跌倒,穿拖鞋跑步比較容易跌倒。
正值三歲的小雨,可是貓狗嫌、很會故意搗蛋的年紀,
她故意穿拖鞋跑步、玩肢體激烈的遊戲,果然就跌倒了。

這時,小雨麻再搬出「老天爺」的不囉唆風格,
從此小雨就敬「老天爺」幾分了。

文章的最後,又要提醒讀者,
每家父母個性不同、孩子個性也不同,
如果孩子已經習慣高強度的處罰,這些方法很可能就不會有效。

以上僅供參考。

 

小雨麻 小雨麻

小雨麻(筆名)
著有《小雨麻的副食品全紀錄》、《小雨麻的100道馬克杯料理,上桌!》、《小雨麻極簡育兒提案》等暢銷書。目前一家旅居加拿大。最新著作《開始動就對了!跟著小雨麻健身也健心》新上市!

臉書留言

一般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